奥运会上,韩国和日本又吵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时下,东京奥运会接近半程,各项赛事正如火如荼开展,选手们激战正酣。
而这种对抗“精神”也延续到了赛场之外——韩日两国民众吵得不可开交。
比如,对于东京奥组委将福岛产花束送给奖牌得主,韩国网友表示担忧——
韩国和日本又吵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用福岛县的花制成的花束?核辐射数值测了吗?????????
韩国和日本又吵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听说那里(奥运会上)和奖牌一起给的花束是福岛产的,有点担心。
对此,日本朝日新闻时事周刊《AERA》26日援引日本政府官员的话称,韩国社会近期出现的很多抨击日本报道,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是在侮辱日本福岛“受灾”民众。
另据日媒《东京体育》报道,韩国代表队入住奥运村后,就在3层阳台的围栏上挂满了韩国国旗和横幅,其中就有朝鲜王朝时期抗日名将李舜臣将军的名言。
韩国和日本又吵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 横幅上写着“臣尚有5000万国民的声援与支持”,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李舜臣海上抗倭时说的“尚有十二,舜臣不死(臣还有12艘船,尚可一战)”的名言。
日本媒体和右翼势力认为这是政治性语句,有“反日”嫌疑,对此持续提出抗议。
这还没完……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东京奥运会期间不会访问日本——不难想象,这和近来韩日两国关系“旧债未了,又添新虑”的局面有着紧密联系。
在韩日之间关于历史认识分歧、领土主权以及经济权益等固有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的情况下,现在双方之间矛盾又加上了从“争议地图”到“反日横幅”再到外交官“失礼言论”……
可以说,随着一系列影响两国关系的消极因素的发酵,韩日关系如今出现了从长时间处于亮起警示“黄灯”转变为停滞“红灯”的紧张态势。
韩日关系急转直下,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 星火燎原,韩日纷争难以降温
大部分观察人士和媒体舆论认为,此次两国关系下滑的起始点,是东京奥运地图引发的韩日领土争议事件。
2019年5月,东京奥运会网站的一张日本地图将韩日争议岛屿(日称“竹岛”,韩称“独岛”)标记为日本领土“竹岛”。
韩国和日本又吵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 日本东京奥组委官网地图,被标注为日本领土的“竹岛”的点并不起眼,需放大后才能辨认出。
此图引发韩国方面的强烈不满。韩国要求日方更正地图,并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仲裁要求。而日本政府拒绝韩方的更正要求,坚持对争议岛屿拥有主权。
此事导致韩日关系(自政府层面至民间层面)迅速滑向低谷,并出现了奥运会开幕前夕一系列的两国对峙事件。
有媒体指出,日本此次的行为也有其“反制性”一面。
2017年1月,韩国平昌冬奥会网站将韩日争议岛屿标注为韩国领土“独岛”。针对此事,日本外务省迅速向韩国提出抗议,日本奥组委也要求韩方予以更正,但韩国并没有答应日本的要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韩日两国在针对东京奥运会网站岛屿争议问题交涉期间,均有超越和脱离国际奥组委(CIO),进行政府行政类行为或军事行动等国家外交交涉行为。
2019年8月,韩国国防部举行了自196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独岛”军事演习,同期日本防卫省举行了“保卫离岛”的“富士综合火力演习”。
韩国和日本又吵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 韩国“独岛”军事演习
两国外交部也均明确谴责并督促对方更改对争议领土的不实言论。
这些信号透露出,韩日两国围绕历史和领土问题的纷争经久不息已属老生常谈;但由此衍生出的“国家自负心”和“越级式应对”等问题,确实有失理性。
如果得不到合理妥善处理,韩日之间原本并不乐观的外交灵活性空间,就会因星火之事而难以突破。
2 “反目成仇”,民族主义的产物
20世纪德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卡尔·施密特认为,政治概念的核心是“朋友和敌人的区分”。毫不夸张地说,韩日关系的发展进程自始至终贯彻着这一政治理念。
截至目前,韩日两国都未能逃脱“共识难寻”的现实困境。观察韩日两国近日的媒体舆论不难发现,两国均陷入了一种民族主义情绪之中。
日本国内掀起一股高涨的“厌韩情绪”,其背后的逻辑根源是:日本难以从防疫失败、经济下滑、社会贫富差距加剧,以及政府失信等国内问题中重寻自我,于是为缓解国内政治压力从而转向对外划分“敌人”。
而韩国国内的“反日立场”则同爱国主义、政治正确以及敌友区分等政治概念紧密关联——过度的反日运动和亲日污名化,使得理性批判声音在韩国颇受压制。
韩国和日本又吵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此外,韩国“亲日派”和国内保守势力合二为一的“政治氛围”,也大大压缩了本国的外交灵活空间。
客观来讲,本国民族主义情绪发酵很有可能会造成一种能“有效团结国内支持力量”的假象,而这会使得一些热衷于国内政治的政客去纵容这种情绪的发酵。对于像韩日这样有着超强“民族自尊心”的国家来说,如果再不加控制地默许“民族主义造就民族”的理念,无疑会非常危险。
因此,正视历史是日本不能躲避的迫切问题,而对反日情绪的理性控制也是韩国切实急需的。
3 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斡旋韩日具有局限性
1951年10月,韩日双方在美国的调解下,开始寻找邦交正常化的可行性方案。
历经了近13年加8个月的艰难交涉,在仍存在大量历史认识分歧和核心利益纷争的情况下,两国于1965年6月22日最终签署《韩日基本关系条约》,自此建立外交关系。
韩国和日本又吵起来了,原因是什么?”/>
在韩日外交关系进程中,美国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美国在韩日关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什么的作用呢?这种第三方干预的效果又是否有效?
首先,韩日之间对历史的认识“鸿沟”是严肃沉重,并且不可调和的。
近年来,在关于历史和领土认识问题难以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韩日两国外交对垒中又出现新的变化:
日方一再强化对韩“强硬”路线,企图借此推进日本“战后外交总决算”,并为因本国同意排放福岛核废水所造成的周边外交负面评价降低影响,解除困局。
韩方则由于本国进入到总统选举期,以及对中国经济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日外交的“关心值”不断下降。
其次,美国调和韩日关系的能力有待商榷。
美国虽然同韩国和日本分别建立同盟关系,对盟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不对称同盟属性,已然给美国的影响力笼罩上了一层屏障。
美国出于遏制中国发展的缘由,促进美日韩三边同盟的算计,也不符合当前国家利益差别极大的韩日两国的各自切实需要。
美国对韩日两个盟友的影响力存在“使用频率上升,效果下降”的内在困境。因此,美国与其整天想着如何“联韩携日”遏制中国,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能否在两个盟友之间成为真正的“和事佬”。
– END –
撰文 | 王宇轩
韩国成均馆大学政治外交专业博士
编辑 | 张晶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来源:百通社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