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进入弹道导弹潜艇俱乐部的韩国算没算过这笔账
根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海军于本月13日宣布,自主研制的第一艘3000吨级常规弹道导弹潜艇“岛山安昌浩”号服役仪式当天在大宇造船海洋玉浦造船厂举行。韩国媒体表示,韩国由此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之后世界上第八个可以自主设计、建造、运营3000吨级潜艇的国家。韩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官梁勇模少将、韩国防卫事业厅韩国型潜艇事业团长全勇奎准将、大宇造船玉浦造船所所长朴斗善,以及“岛山安昌浩”号的艇员等出席了当天的交接入列仪式。
根据公开资料,2009年12月,韩国国防发展局发布了KSS-III 潜艇项目的征求建议书 (RFP)。2012年12月,韩国国防部与大宇造船签订了2艘KSS-III Batch-I潜艇的合同,2016年11月,授予现代重工(HHI)第三艘的订单。2014年11月,作为KSS-III Batch-I型首艇的“岛山安昌浩”举行钢材切割仪式,于2018年9月下水。虽然现在的服役时间与最初规划的2020年底比起来有所延迟,但考虑到疫情的影响,韩国人在“岛山安昌浩”上的时间进度把控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与最近的美国空射高超和印度航母比起来,韩国人的项目时间表把控堪称优异。
“岛山安昌浩”号属于韩国攻击型潜艇第三阶段,即“张保皋-Ⅲ(KSS-Ⅲ)”3000吨级柴电动力攻击潜艇的首艇。该艇长83.3米,宽9.6米,吃水深度为7.62米。动力系统上,除了装备两台3.12MW柴油发动机外,还采用了氢能-高分子电解质膜燃料电池(HE- -PEM-FC)AIP动力系统和传统铅酸电池,水下最大航速为20节,通气管状态下则可以达到12节航速,编制艇员50人。该艇排水量为水上3358吨(水下3705吨),相比KSS-Ⅱ级的1800吨排水量可以说是翻倍式增长。
翻倍式增长的吨位也带来了战斗力的升级。“岛山安昌浩”号在艇体中段安装了3组双联装共6个垂发单元,计划配备韩国国产的“玄武2弹道导弹”和“玄武3巡航导弹”。这也是韩国海军中第一艘搭载有垂直发射系统VLS的潜艇。该艇更是搭载有AIIP系统,可以实现在水下连续执行20天而不用上浮换气和充电,自持力更是达到了50天,8节航速时水面航程1万海里。
除了吨位翻倍式增长以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国产化率也同样实现了翻倍。韩国业界表示,通过不懈努力,以“岛山安昌浩”号为代表的KSS-Ⅲ潜艇国产化率达到了76%,而此前的KSS-Ⅰ国产化率仅33.7%,KSS-Ⅱ也不过38.6%。KSS-Ⅲ的作战系统和声呐系统由国防科学研究所主导研发。并且其AIP系统也为韩国自研,“岛山安昌浩”号安装了 4台韩国Bumhan 工业公司研发的PH1 PEM燃料电池,每个功率为150kw。韩国的韩华集团则提供潜艇的战斗管理系统。
不过,韩国这型潜艇仍然得到了英国BMT公司和Babcock公司的技术支持。其部分部件也选择了国际成熟的货架产品,例如其控制系统为ECA集团出品,数字化的操纵台可以自动、手动和混合模式控制潜艇进行转向和沉浮;武器控制和发射系统(WHLS)来自英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公司;西班牙公司 INDRA 被选中提供其电子防御系统 (ESM);法国赛峰集团的“S30 AOM/SOM”非穿透式攻击/搜索光电桅杆。
这一次“岛山安昌浩”的服役,证明了韩国的造船业有着相当优秀的技术水准,不过考虑到“失踪大王”等前科,韩国的这艘潜艇的质量还是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对韩国而言,“岛山安昌浩”最大的意义在于其搭载的6个垂直发射装置。这标志着韩国第一次拥有来自水下的“战略”打击力量。这一点在维持朝韩军力平衡中非常关键,在2016年4月25日,朝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后,感受到压力的韩国立刻举行了国会听证会,并对包括海军在内的一系列军兵种发展战略和武器装备研制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这次大规模调整的一个结果就是韩国决定发展KSS-III的PLUS版本,未来的KSS-III Batch II不仅将有4000吨排水量,还将拥有10个垂直发射管。据悉,6VLS的Batch I一共将建造3艘,而10VLS的Batch II则将建造6艘。整个项目将于2029年全部完成,届时韩国将拥有在水下发射78枚弹道导弹的能力。
因此,这型潜艇的服役也被韩国媒体视为朝韩关系中的“大棋”。此前,韩国在朝鲜面前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这一缺陷在朝鲜的数次核试验和弹道导弹试验后更是被放大了。对抗弹道导弹的战略威胁,仅仅依靠不怎么靠谱和数量有限的反导系统显然不靠谱,因此对抗弹道导弹的战略威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同样的威胁能力,通过互相摧毁能力实现权力再平衡。也就是说,尽管服役一艘有威胁朝鲜能力的弹道导弹潜艇会导致朝鲜渲染韩国威胁论,但对韩国来说,这可以提升韩国的权力地位,从而在南北和谈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由于朝鲜拥有一次打击能力,韩国已经意识到地面的机场和远程导弹基地并不安全(特别是朝鲜空军正在更新装备)——这也是韩国要发展航母的根本原因——那么将远程打击能力搬到水下不失为理智的选择。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缘环境决定了韩国需要,也只能需要常规打击能力,因此韩国只能为KSS-III的垂发配备常规战斗部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反而算不上什么缺点,毕竟朝韩都不可能互相丢核弹。
这么做还有一个潜在优势,那就是朝鲜的反潜力量几乎可以忽视,其落后的潜艇也基本不具备猎杀KSS-III的能力,反而会被KSS-III跟踪,这让韩国的水下打击力量是相对最安全的。因此,韩国不仅大力发展大型常规潜艇,还在大力发展 “玄武-2”潜射型和“玄武-3”巡航导弹,将战略打击能力水下化。此外,由于朝鲜的反导能力几乎可以忽视,按照韩国的“4D作战概念”和“杀伤链”作战理论,机动部署(特别是部署在潜艇上)的常规弹道导弹还可以在战时监测到朝鲜进行弹道导弹发射准备时,对其发射阵地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从而保全自身在战争时的反击力量。
根据韩国媒体在今年7月5日的报道,韩国成功进行了潜射弹道导弹试验(虽然更多的情报显示这次试验并非在潜艇上,而是在水下试验装置中发射),这次试验的成功证明了“岛山安昌浩”并非“有枪无弹”,也代表韩国是真正拥有研制潜射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此外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试射的弹道导弹为“玄武-2B”的潜射版本,又被称为K-SLBM,一般认为在搭载500千克弹头的情况下,射程约300英里(约482公里)。
然而,韩军的这个算盘打得是很响,却在可行性和性价比上有很大的问题。先说可行性:我们不知道韩军是如何做到在朝鲜拉出导弹发射架的瞬间就能探测,并且区分出这是演习还是开战的。一般而言,只能通过间谍卫星过顶侦察来对朝军的几个预设发射阵地进行定期监控。但卫星一天过顶侦察次数有限,不可能做到“实时直播”,其拍摄发回的照片也需要时间进行研判处理,如果朝鲜真的志在对韩国发起第一波火力打击,那么只要根据韩军间谍卫星的过顶侦察频率(很难临时更改)进行相应的部署,完全可以趁韩军反应过来之前导弹发射出来。
在性价比方面,潜艇发射常规弹道导弹的性价比极低,先不说“岛山安昌浩”高达8.5亿美元的造价,一发潜射弹道导弹也不便宜,例如伊斯坎德尔外销价格是1.2亿美元一个营(24枚弹)。由于朝鲜拦截携带1000磅炸弹的F-35能力和拦截携带1000磅弹头的弹道导弹能力都是近似于0。考虑到潜射弹道导弹在战时几乎无法补给,也就是即使9艘潜艇全部服役的情况下,在战役期间韩军也最多只有78枚潜射弹道导弹可用。高昂的打击成本和有限的打击次数,会让韩国指挥官“不舍得”用,进一步影响其战斗力发挥。
相比之下, CVX轻型航母的造价仅为18亿美元(加上飞机和飞机的全部配套设施、弹药也不过59亿韩元,仅相当于不到7艘KSS-III),其携带的20架F-35B战斗机每架次最多可以携带6枚GBU-32 1000磅制导炸弹,每个10架次的攻击波的总载弹量就接近全部9艘KSS-III的总和。同时,战斗机投弹是可以根据目标情况的变化而随机应变的,弹道导弹则只能是设定好目标坐标参数后的“一锤子买卖”;一艘航母更是可以无需补给,仅凭自身携带的数百枚制导炸弹就可以对朝军战术目标实施不间断的空中火力压制。这使其无论是在泛用性还是性价比方面都比建造KSS-III更具优势。甚至就连“提升国民民族自豪感”方面,看得见摸得着的航母也远远胜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潜艇。
因此韩国人建造“岛山安昌浩”或许还有一层良苦用心——为韩军拿回战时指挥权。这是由于潜艇待命时很难接受外界命令的缘故。此前韩国海军的潜艇只拥有反舰作战能力,对于朝鲜来说反而没有什么威胁,同样,韩美联合指挥部也并不在意这些潜艇出去后有什么战果。但当这些潜艇都携带有可以对朝鲜的战略目标实施打击能力的弹道导弹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加上这些导弹并非核武器,使得韩国艇长拥有相对宽松的自主权,因此,韩国海军会前所未有的拥有独自改变朝鲜半岛局势的能力。这种能力会极大的从战略和政治上改变战局,但美军没有可能回收这种能力(甚至由于放宽了韩国弹道导弹协议而加强了这种能力),也几乎无法指挥这种能力。因此,以“岛山安昌浩”服役为代表的KSS-III,将在韩国夺回战时指挥权的政治斗争中有更多的筹码。
除了此前所说的朝韩和美韩关系,“岛山安昌浩”也代表着韩国对周边国家关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20209年韩国的9艘KSS-III服役后,韩国海军将拥有一支周边国家不可忽视的战略打击能力,这使得其他国家,特别是日本在处理与韩国的海上冲突时务必会更加小心。但对韩国而言,这也并非是好事。由于韩国军队不可能独自同周边任何国家发生战争,过度的扩充武力反而可能让韩国受到更大的国际压力,并引发地区的军备升级,甚至可能在冲突时遭受更严重的战略打击。从朝鲜半岛的长治久安而言,韩国人需要认识到过度的武力对一个国家的安全而言反而有害。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