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北魏拓跋鲜卑”,洛阳大同文物巡展韩国
澎湃新闻获悉,由洛阳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与韩国国立扶余博物馆、汉城百济博物馆共同合作的“北魏鲜卑拓跋部的历史足迹”近日在韩国国立扶余博物馆对外殿出。作为今年仅有的两个出国交流展览项目之一,展览主要选取呼伦贝尔嘎仙洞、大同司马金龙墓、洛阳杨机墓等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等各类文物共计85件(组)。
此次展览是2021“中韩文化交流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展览主要通过呼伦贝尔嘎仙洞、大同司马金龙墓、洛阳杨机墓等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等各类文物85件(组),以“鲜卑拓跋部的南迁”、“平城时代与洛阳时代”、“佛教的兴盛与伽蓝梵呗”三个部分,向韩国公众讲述了鲜卑拓跋部带着森林民族勇猛刚健的特质,从嘎仙洞出发一路南下到达盛乐、平城,最终定都洛阳,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与发展,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并留下了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奠定基础。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具有开放、包容的性格,辐辏与辐射是鲜明特质,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民族迁徙、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熔炉。北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鲜卑拓跋部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它结束了中国北方混乱局面,吸收、融合了汉民族和边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制度、经济、宗教、艺术等各方面都出现令人惊艳的新面貌。北魏洛阳时代,经历了民族大融合之后,新的文化因子在汉文化中孕育,转变为强盛隋唐帝国的基础。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洛阳博物馆与韩国国立扶余博物馆两馆友好合作20余年间,在展览策划、文物修复与监测、文博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当前疫情持续反复的情况下,此次展览的开幕以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更具特殊非凡意义,不仅进一步密切两馆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对中韩双方加强文化交流,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与友谊,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展览持续至11月28日。2021年12月17日——2022年2月27日,将在韩国汉城百济博物馆进行巡展。
展厅掠影
(本文据文博山西与洛阳博物馆等相关资料综合)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